以智赋能以绿为底山东港口绘就发展新画卷

来源:bb平台体育下载    发布时间:2023-11-23 11:47:02

  11月初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天高云淡,海风习习,走进码头作业一线,碧海蓝天之间,各式各样的“绿色元素”“智慧元素”映入眼帘:高大的轨道吊呼啸往返,新能源集卡、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往穿梭、流转自如,宽敞整洁的道路、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光伏板、无处不在的喷淋装置和没有“柴油味”的岸电设备……

  “智慧”和“绿色”一直都是港口的热点话题,山东港口各单位也始终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作为纲举目张的工作强力推进。

  近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160万立方米油库内,一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得到指令后,立刻对库区125个巡检项目,展开全自动无人化检测,一组组数据瞬时上传云端“大脑”,与此同时2公里外控制室大屏随即显现出图表分析。

  记者了解到,以往这些工作是需要人工拿“听诊棒”判断设备状态、拿检测仪测温度,但现在只需要机器人“跑”一圈便能将精确的声波、温度等数据回传,形成分析图表,既简单又高效。不仅如此,智能巡检机器人还具备红外热成像、图像识别、气体检测等功能,可替代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及温度感知,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跑冒滴漏”“异声异响”“异味异热”等情况,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精度提升60%、效率提升30%。

  “为提高油库本质安全、数智化管理上的水准,我们创新搭建油库智能巡检系统,采用AI识别、物联网、非接触检测、多传感器融合、复合导航定位等技术,定制出库区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该系统‘终端’,推动智慧油库建设进程。”山东港口日照港、科技集团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道。

  来到山东港口烟台港龙口港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就在前几日国内首套油品装卸船岸智能对接系统作业“首秀”在24#液化品泊位精彩上演。此次需要作业的是装载有35000吨原油的“长航蓝晶”轮,但与以往作业方法不一样,本次作业场地空无一人,在码头前沿,整齐排列的输油臂高高耸立,在无需人工协助的情况下,输油臂液压快速连接装置自动调整角度,与船舶卸油法兰接口实现精准对接、紧密相连,汩汩“黑色血液”由船舱奔涌进入液化品储罐。

  “这套油品装卸船岸智能对接系统,通过对现有流体装卸臂进行智能化改造,可实现液化品自动化、智能化、全密闭作业,是目前国际领先的一体化、无人化流体装卸新方案。”龙口港公司总经理孙永波介绍道。

  据悉,该项目是2023年度山东港口重点科学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项目集成视觉识别、北斗和5G定位系统、激光引导、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AI模拟与仿真、精密控制算法、电液一体化控制等先进的技术,通过在现有流体装卸臂上增加关键装备,对流体装卸臂的对接流程及运动方式来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液化品装卸设备自动对接、自动回收、在线监测,现场无人化操作,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安全风险。经测算,该系统可使船舶千吨在港停时提升率达10%。

  10月17日,马士基航运的“马士基阿尔菲克”轮靠泊青岛港QQCT码头,此时,早已等候岸边的电气指导员潘广带领4名技术人员立即与船方人员通过对讲机进行着岸电操作前的信息沟通。沟通结束后,大家展开了对电缆收放、电源停送、负荷转移等关键环节的细致测试,成功实施了岸电连船。目前,QQCT码头全岸线配置了三套世界领先的岸电设施,已经先后为达飞海运、海洋网联、万海、地中海航运、马士基航运等6家大船公司船舶停靠港口期间的“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QQCT高压岸电连船已达47艘次,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2.4%。

  清洁岸电让港区逐步告别“柴油味”的同时,新能源设备应用也在让港口实现“无烟化”,为实现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打造国际领先智慧绿色港奠定了基础。

  “我们面前的这部‘大白’,就是纯电动自卸车,充电一小时后,它将‘满血’奔赴一线进行作业。”青岛港前港公司安全环保科技部副经理赵伟丽介绍道,前港公司有效破除平面运输尾气排放难题,根据测算,纯电动自卸车每万吨作业量消耗电能不到1300kWh,与同工况柴油机械相比,减少燃油消耗500余升,减排二氧化碳1吨左右,单车全年可减少近50吨,有效摆脱传统发动机的噪声困扰,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山东港口全方位发展绿色疏运方式——推进海铁联运模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顺利打通“海铁公铁”多式联运、一体化运作的新通道,真正开始启动“青岛-桓台”集装箱发运项目,改变了过去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传统物流组织模式;构建油品绿色安全疏运通道,青岛港三期油品长输管线%规模以上炼厂;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运行平稳,噪音降低25%,集装箱运输单耗比传统集卡运输低50%以上,碳减排90%以上,高效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近期,山东港口青岛港“伟丽创新团队”格外忙碌。只见赵伟丽带领小组成员,见缝插针,24小时连轴转,以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终于前港公司63泊位“永丰66”轮使用全流程自动化完成1.7万吨转水矿装船作业,实现了我国首条矿石全自动装船作业,完成了里程碑式新跨越。

  “伟丽创新团队”的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针对干散货装船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我们经过6个月的不懈攻关,并攻克了舱内均匀布料、船舱数据立体扫描、船体平衡检测及装船工艺复杂等技术难题,创新研究了大机自动对位、作业指令自动下发等新功能,并开发了15种自动化装船作业工艺,最终实现了装船机的全船自动化装船作业。经测算,自动化作业比人工效率提高6%左右。”

  此外,装船机自动化升级改造,也使司机在舒适、明亮的室内就能够实现整个装船作业,消除了人员上下大机的安全风险,改变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指数,也为实现装船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初,记者来到某工厂内,司机王师傅正准备驾驶着装满货物的拖车前往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长荣场站。拖车发动前,只见他打开手机,轻轻一点,便准备出发。王师傅和记者说,“我刚刚正在用手机预约好返场信息,这样堆场的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就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与此同时,在距离工厂数十公里的长荣场站调度室内,堆场工作人员立即对王师傅的信息进行审核,保证他抵达闸口后,可一键收箱,快速进入场内卸箱。

  记者了解到,这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长荣公司上线的CMOS生产信息系统,为了该系统顺利上线,长荣公司成立系统升级工作专班,历经两个月的反复测试和完善,系统终于在秋天以全新的面貌正式上线。该系统适用于多站点、多箱属作业模式,可实现场站与业务关联单位数据信息电子化传输,可提升综合操作效率预计25%以上,为船公司、货代和货主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系统化服务。